我们先来看几条疫情动态。
7月23日,美国新冠肺炎超402万例,死亡超14万人,单日新增超8.4万例,从300万例到400万例,仅仅用了15天。
截至23日零时,香港新增11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创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高。
7月23日0时至24时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(其中1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)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,均在乌鲁木齐市。
7月23日0时至24时,辽宁省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,均为大连市报告病例,全市迅速进入战时状态。
种种迹象表明,疫情形势还非常严峻,这一点专家给出的预测也不容乐观。
7月19日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:世界上的高峰到现在为止没有到来,也很难预测它什么时候会结束。
所以防疫工作的常态化势在必行,在提高个人安全防护意识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,公共安全防疫需要建立长效防疫措施,做好疫情持久战的准备,这是每个公共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,这种能力分为三个方面:
1、人流管控的能力
对于景区、政企单位、学校、车站等场合,高峰期人流密度大,通行堵塞的情况时常发生,交叉感染的几率非常高,让人流错峰预约通行是此类公共场合需要具备的关键防疫措施。
“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,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,收放自如,进退裕如,这是一种能力。”习主席在杭州视察时这样说道。
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时间段允许通行的人数,我们在手机端选择合适的时间提前预约,并生成通行二维码凭证,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,错峰、分流通行。这样既能保障人员安全,也提高了通行体验。在今年三月,令令开门与北京地铁合作,落地了地铁预约进站项目,以沙河站为例,限流后预约进站2067人次,占了总进站人数的15%,有效地缓解了进站人流聚集问题。
2、快速通行的能力
要避免人员聚集,快速通行是第一考量因素。目前,由于识别方式的不同,智能门禁的通行效率也各不相同,其中刷卡和二维码的通行效率相对较快,二维码最为常用。
二维码的识别速度取决于二维码的编码长度,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,令令开门将字符串不断精简,可实现设备识别速度不高于150ms。
我们常见的场合中,高峰期间,地跌扫码进站的速度是40人次/分钟,令令开门写字楼门禁的高峰通行速度可达到51人次/分钟,在北京地铁预约进站的项目中,通行速率达到了60人次/分钟。
3、无接触通行的能力
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外,另一个最大的传播方式就是接触式传播,尤其是公共场所的高频次接触场合,比如闸机、电梯按键、门把手等。
对于令令开门智能门禁而言,无论是cpu卡、二维码、人脸、手机nfc均具备无接触的特性。对于公共场合的乘梯场景而言,电梯按钮则成为了高危感染源,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完成乘梯所有动作,切断传播路径,成为电梯防疫的重要举措。
在今年6月,连续8年被誉为全球最佳机场的新加坡樟宜机场,采用无接触式红外技术(令令开门无接触乘梯方案),乘客无需触碰就可启动按钮,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乘梯安全。